教学周
根据《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教育部关于公布〈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的通知》(教办函〔2014〕23号,以下简称《清单》)和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25年全省高校信息公开年度报告编制和发布工作的通知》要求,南昌大学对2024-2025学年度信息公开工作进行全面总结。本报告统计期限自2024年9月1日至2025年8月31日。
一、工作概述
南昌大学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江西、视察南昌大学重要讲话精神,认真学习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聚焦“走在前、勇争先、善作为”的目标要求,扎实开展党纪学习教育、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严格按照《高等学校信息公开办法》要求,不断加强信息公开平台建设,提升工作实效。
(一)健全工作机制,强化组织领导
学校持续完善信息公开工作格局,由信息公开领导小组统一领导,党委(校长)办公室组织协调,各单位具体负责。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实行二级单位信息公开工作制度,确保《高等学校信息公开事项清单》落实到位。定期开展核查,保障公开信息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二)拓展公开渠道,提升服务效能
坚持深化校领导接待日制度,本学年共安排12次接待日,及时回应师生诉求。充分发挥书记(校长)信箱的桥梁作用,畅通师生沟通渠道。充分发挥学校官网、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作用,作为传统媒介的重要延伸与补充,全面增强校园宣传、信息公开的覆盖面和实效性。
(三)加强制度建设,规范公开流程
调整完善《南昌大学信息公开目录清单》,一体化推进学校党政信息公开工作。加强信息化平台和线上门户办事大厅建设,便于师生查询信息和办理业务。严格执行教育收费公示、职称评审、人才招聘和重大项目招投标等重点领域的信息公开要求。
二、主动公开情况
(一)公开方式与途径
1.网络平台:通过学校官网、新闻网、信息公开专栏、招生就业信息网及二级单位网站等多渠道发布信息。
2.新媒体矩阵:依托学校官方微博、微信和移动客户端等平台,增强公开实效。
3.传统媒介:利用校报、学校年鉴、宣传橱窗、电子屏等载体进行信息公示。
4.会议与活动:通过校院两级教代会、学代会、校领导接待日、校长与青年学子面对面等活动,搭建互动交流平台。
(二)主动公开情况
本学年,学校通过信息公开专题网站发布50类事项。门户网站与新闻网发布新闻2439篇;协同办公系统发布信息3639条;二级网站发布通知公告32条。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刊发报道428篇。
编报《南昌大学信息专报》35期、《监督信息》16期、《信访工作简报》7期、《本科教学督导简报》5期,校报7期。
书记(校长)信箱处理来信186件,师生通道处理248条,做到及时回应与落实。召开党委常委会22次、专题党委常委会9次、校长办公会21次,相关决策通过会议纪要及时公开,保障师生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三)重点领域公开情况
1.招生考试信息公开情况。坚持“公平公正、规范有序”,全面实施阳光招生。通过招生信息网发布招生政策、计划及录取分数等信息26条,覆盖31个省市及阳光高考等平台。招生官方微信关注量达8万,制作宣传片《破浪者说》,开展36场品牌直播和20场推广活动,发布解读推文96篇。录取期间实时公开进程与结果,畅通咨询与监督渠道。组织师生赴28个省开展110场咨询活动,完善招生宣传材料。完成新生资格复查,2025年运动训练等类别共录取88人,学年内无相关举报。
2.财务信息公开情况。积极宣传国家及省级财务政策,及时修订校内制度,通过官网公开预算决算、收费标准等信息。优化财务在线平台,升级报销与查询系统,提升服务效率。建立反馈机制,吸纳师生意见,持续改进公开工作。
3.资产信息公开情况。建设资产管理处、实验室与设备管理处二级单位官网及微信公众号。官网设置通知公告、办事流程、规章制度等专栏,发布新闻公告113条、通知公告19条、规章制度47个。公众号提供移动端服务,其中“香樟智友”智能体实现全天候业务咨询。
4.招投标信息公开情况。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财政部令第19号)等有关规定,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制度,建立分层分类的采购管理运行机制,完善电子采购平台,确保全流程采购管理。切实做好项目采购意向、公告、文件、项目预算金额、结果、合同以及单一来源采购公示等采购项目信息公开工作,实现采购项目的全过程信息公开。本年度,按要求公开政府采购项目147项。
5.干部任免信息公开情况。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通过办公自动化系统及时发布干部考察公告、任前公示及任职文件,做到公开透明、程序规范。学年内共发布任免文件14批。
6.人事人才信息公开情况。依托协同办公系统及二级网站,全年发布人事相关通知公告共244条。系统开展师资培养、职称评审、人才引进、项目申报等工作,及时公示各类评审结果及拟聘人员信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组织专题学习并通报典型案例。同步推进薪酬福利、岗位晋升、评奖评优及博士后项目管理,确保各项工作公开、公正。
7.学生管理信息公开情况。健全“部门主导、专人负责、协同落实”的信息公开机制。编发《学生管理制度汇编》等材料,组织学生系统学习。规范奖助学金评审及公示流程,完善学生申诉机制,明确申诉时限与程序。设立本科生与研究生意见反馈邮箱,畅通沟通渠道,及时回应学生关切。
三、依申请公开和不予公开情况
本学年,学校未收到信息公开申请。未提出申请而不予公开信息的情况。未发生学校信息公开收费和费用减免情况。
四、信息公开评议情况
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及时公开教学、科研、社会服务等重要信息,积极收集和回应师生与社会公众意见,切实保障公众知情权,信息公开工作获得普遍认可。
五、因信息公开遭受举报、复议与诉讼情况
本学年,学校信息公开工作运行平稳,未发生泄密、失误等问题,未因信息公开引发举报、投诉或法律纠纷。
六、存在的主要问题与改进措施
本学年,学校持续推进信息公开常态化与规范化,但仍存在队伍能力有待提升、长效机制不够健全、内容更新不及时、方式创新不足等问题。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方面改进:
1.强化组织责任。压实各单位信息公开主体责任,完善监督检查与清单督办机制,推进工作制度化、规范化。
2.拓展公开方式。优化线上线下公开渠道,聚焦学校重点工作和师生关切,细化内容、规范流程,推动信息多元公开。
3.提升队伍能力。加强信息公开队伍建设和专业培训,增强政策理解与执行能力,保障工作规范高效开展。
七、其他需要报告事项
无其他需要报告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