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原标题:下沉优质医疗 护航百姓健康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推进医联体建设破解百姓看病难
作为江西省最早成立的综合性公立医院之一,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二附院”)为响应国家医疗卫生改革政策,全面启动了多种形式的医联体建设,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增强基层医院服务能力,形成了“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的分级诊疗模式,让江西百姓随时随地享受到优质的医疗服务。
“输血” “造血” 实现同质化发展
2017年初,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与南昌县人民医院建立了全省首家紧密型医联体,开创了省县医院紧密合作的先例。两家医院成为医联体后,二附院派驻执行院长进行规范化管理,并派出十余名不同专业的专家固定坐诊,通过“1 1”联合门诊,对相应学科实施“造血”帮扶。
同年,在二附院的帮扶下,南昌县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启动,建立了省、县、乡、村四级医疗服务网络体系。2022年6月,两家医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二附院选派8名专家赴南昌县人民医院任执行科主任,送去先进的技术与理念,打造了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伍,实现同质化发展。自共建帮扶以来,南昌县人民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明显提升,全省DRGs绩效平台CMI值从2017年的0.78提升到2022年的0.91,52项新技术项目成熟落地,群众不出县城即可享受到省级医疗服务。
学科共建 扩容优质医疗资源
紧密型医联体只是二附院医联体的模式之一。近年来,二附院充分发挥三级公立医院的牵头引领作用,以学科共建为导向,对半紧密型医联体单位给予医疗、科研、教学、管理等全方位的指导。
2022年初,九江市柴桑区人民医院加入二附院医联体合作队伍,并于今年6月开启深度合作,签约设立神经内科博士工作站、神经外科博士工作站,快速提升柴桑区人民医院综合实力。今年,二附院累计派出专家70批次,门急诊接诊720余人次,手术指导40余例。一年来,在二附院的倾力帮扶下,该院胸外科、神经内科、神经外科等薄弱学科逐渐发展为优势学科,三、四级手术占比从去年的28%提升到39%。
“我们会根据基层医院需求,量身定制帮扶方案,通过技术平移、理念平移、文化平移,不断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和均衡布局。”二附院对外合作交流处处长吴利东表示,随着帮扶工作有序推进,二附院医联体建设不断向纵深推进,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资源赋能 探索医联体新模式
探索多元化医养结合服务新模式,启动三个医养结合项目;以南昌市红谷滩区、东湖区、青云谱区为试点,探索建立“院地合作”“医社联动”新型机制……在医联体建设路上,二附院创新合作模式,持续为基层医疗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养中心等赋能,真正让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
2017年至今,二附院医联体在全省开花结果,陆续与百余家医疗机构实现共建,组建了26个专科联盟以及7个国家或省级专病联盟,省级区域医疗中心及省市共建项目各1个,让群众享受到实实在在的“健康红利”。
江西省县域联盟主委、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党委委员、组织部部长吴延庆表示,未来二附院将继续发挥省域医疗龙头作用,进一步整合人才优势、平台优势,加速推动省域医疗联合体建设,强化医院的内涵与外延建设,谋求共建、共享、共赢,为省域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竭力前行。
原文链接:
http://jx.news.cn/20230704/9fd56a1d82514792a05723c04ab40c10/c.html
编 辑:秦 昕
责任编辑:曾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