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本网讯(第二附属医院)近日,国际权威学术期刊——材料与化学大领域的国际TOP期刊 Advanced Materials 在线发表了我校第二附属医院祝新根教授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Spleen-Targeted Glabridin-Loaded Nanoparticles Regulate Polarization of Monocyte/Macrophage (Mo/Mφ)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该期刊的JCR分区为Q1,中科院分区为1区,最新期刊影响因子32.086。
该项研究展示了团队在缺血性脑损伤治疗研究方面的阶段成果,即:携载光甘草定的纳米颗粒可在体内选择性地在脾脏中蓄积,其治疗可有效减轻脑I-R损伤小鼠的炎症损伤并改善神经系统功能。本项目对脑I-R损伤的治疗作用可能为缺血性卒中的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我校第二附属医院为该论文第一署名单位,祝新根教授和李士勇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美国威斯康辛大学蔡伟波教授为该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据祝新根教授和李士勇研究员介绍,缺血性脑卒中死亡率高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恢复脑血流是目前减少缺血半暗带区受损神经元数量的最有效方法,但恢复血流能引起脑缺血再灌注(I-R)损伤。缺血再灌注损伤后,外源性炎症细胞浸润到缺血半暗带是诱导神经元凋亡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的重要机制。
在缺血再灌注损伤过程中,大量的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在缺血半暗带。在缺血性半暗带,单核/巨噬细胞能够极化为促炎的M1型巨噬细胞,也能够极化为抗炎的M2型巨噬细胞。Mo/Mφ通常可以被激活为巨噬细胞的M1表型(M1-macrophage),分泌促炎细胞因子,释放氧自由基。由于它们的异质性和高度通用性,Mo/Mφ还可以极化为M2巨噬细胞,这些通过分泌抗炎细胞因子的能力参与抗炎和修复过程。
光甘草定(Gla)是一种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特异性拮抗剂,Gla能够通过PPAR-γ信号抑制M1型极化,抑制促炎因子的分泌;促进M2型极化,促进抗炎因子的分泌。本项目利用纳米载体携载光甘草定,利用脾脏是纳米颗粒的主要摄取器官,将纳米颗粒靶向性地递送到脾脏,利用单核/巨噬细胞的吞噬特性,将纳米颗粒选择性地递送到单核/巨噬细胞。脾脏是Mo/Mφ的储存器官,其数量比整个循环系统更多,脾脏来源单核/巨噬细胞在缺血半暗带的促炎和抗炎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研究表明,NPGla-5k治疗可以改善微环境,保护垂死的神经元免受脑I-R损伤。因此,脾脏靶向NPGla-5k具有良好的抗炎和抗氧化能力,有希望成为治疗临床缺血性卒中的有效纳米药物。该项目表明祝新根教授和李士勇研究员课题组在转化医学研究领域紧跟国际前沿。
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科技厅的大力支持。
文章目录:
Shiyong Li,* Ye Wang, Miaojin Wu, Muhsin H. Younis, Aeli P. Olson, Todd E. Barnhart, Jonathan W. Engle, Xingen Zhu,* and Weibo Cai*, Spleen-Targeted Glabridin-Loaded Nanoparticles Regulate Polarization of Monocyte/Macrophage (Mo/Mφ)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ebral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IF, 32.08),DOI: 10.1002/adma.202204976
编 辑:令狐荣梦
责任编辑:曾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