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本网讯(建筑与设计学院)近日,作为2023世界环境日庆祝主要活动之一,“生态流变·设计驱动下的环境共生”主题展在广州举行。本次展览由联合国咨商组织主办,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承办,是中国唯一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官方注册的展览活动,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师生创作的多幅作品参展。
联合国咨商组织(WEDC)主席、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计领域)院长应放天先生、柬埔寨王国驻广州总领事馆领事莫倩彤女士、南昌大学万然老师等二十余位艺术家代表嘉宾出席本次开幕式。
展览启动仪式现场
“生态流变·设计驱动下的环境共生”主题展场景
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陈进文、万然、曾国华老师以及学生们的油画、综合媒介、装置艺术等多幅的作品参展。其中《2Q84》《惊蛰》《气球盈彩,环境共生》《社区森林》《竹入新生》《海洋精灵》等作品入选。
“南昌大学”现场作品展示
《2Q84》
国家工业设计研究院(生态设计领域)副院长、南昌大学万然老师创作《2Q84》系列作品,作品通过研究艺术与社会发展史多元时间序列模型,吸收开放网络中CSET(文化、社会、经济、技术)多重知识表达技术获得创作灵感和创作手法,以寻求科艺融合的自我突破。
《惊蛰》
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曾国华老师《惊蛰》,创作于2018年4月,作品以中国江西婺源的自然生态村落为素材,以未来为年代,未知时空交互为情境,表达保护蓝色星球,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实现人与外部世界和谐共生的理念。
《社区森林》
《社区森林》由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冯国帅等学生创作,基于人体生理数据和环境实时交互艺术装置,在创作中使用生理数据处理技术来创建基于生理数据立体像素(voxel)形状,希望从个体出发,让人们开始关注自身的健康和周边环境的健康。
《气球盈彩、环境共生》
《气球盈彩 环境共生》由我校建筑与设计学院李怡儒等学生创作,运用气球的媒介,通过综合媒介来展现“人体健康、环境健康及环境伦理”等三个轴心,由此反映群体健康,进而唤醒人们注重人居环境的意识。可通过参与者的手势或触摸操作与立体像素形状进行交互。
本次主题展旨在通过艺术、设计以及文化视角,共同探讨人与环境和谐共生关系,实现人文生态、产业生态和环境生态协同发展。
编 辑:曾 慧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