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首页 / 南大新闻 / 正文

“好人宣讲‘声’入人心”暨“江西好人故事会”活动走进南昌大学

作者:记者涂金凤 学生记者蒋天磊时间:2023-11-29
摄影 记者涂金凤 程慧萍 学生记者张煜 徐钰璇 单位
  

本网讯(记者涂金凤 学生记者蒋天磊)11月28日下午,由江西省委宣传部、江西省文明办、江西广播电视台主办的“好人宣讲‘声’入人心”暨“江西好人故事会”活动走进南昌大学,江西省道德模范甘公荣、“江西好人”张祥志、江西省“最美大学生”王宏燕三位好人现场与南昌大学师生分享励志故事,传承好人薪火,照亮青春之路。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龚建文,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江西广播电视台党委委员、副台长张龙及省委宣传部、江西广播电视台、省图书馆相关领导出席活动,并在活动前会见甘公荣、张祥志、王宏燕三位好人。

“我要以党员的身份严格要求自己”。谨记父母嘱托,传承红色家风的甘公荣,以梅花风骨孕家风,年过花甲依旧奋斗在社会公益事业的一线,参与志愿服务时长近8000个小时,帮扶资金达15万元。她将父母“艰苦奋斗,一心为民”的精神火种播撒在人们心间,以思想之光照亮新征程。

活动现场,罗嗣海为甘公荣颁发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指导老师聘书。

2005年,南昌大学成立研究生支教团,先后组建19届研究生支教团共212名志愿者赴江西广昌、共青城、瑞金,云南保山和贵州罗甸等地开展支教服务工作。支教团人数也从第一届的3人,发展到现在的每届15人,2018年6月19日经龚全珍老阿姨授权并为研支团授旗,正式更名为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

现场,支教团成员以“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为主题,通过“我的支教青春”“我的支教课堂”“我的支教奉献”“我的支教收获”,讲述江西青年“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故事。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对自己的定位有两点,第一点是学生引路人,第二点是科学的实践者。”从“应届毕业生”到“教育模范先锋”,江西好人张祥志用自己的故事向大家展示了“好人”的丰富内涵。张祥志带领师生团队走遍祖国各地,以双创教育为载体,深入社会实践,将科研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10年时间里,他敢干、苦干、实干,以“全勤”“满负荷”和“守夜人”的状态投入教育事业,用实际行动践行家国情怀。

王宏燕是南昌大学一名农学博士生。王宏燕出生在农村,科技助农的种子在童年时期就已悄然在心底发芽。她在导师夏斌的带领下,与柑橘结下不解之缘。几年里,王宏燕坚守为农初心、扎根乡村基层,敢坐科研冷板凳,成功研发“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方法,为科技助农事业贡献青春力量。得益于王宏燕所在的南昌大学生物防治团队研究的“以螨治螨”生物防治技术,果农陈华生带着橙子来到活动现场,感谢团队这7年来的技术帮扶。

活动现场,江西省图书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朱玉华为我校学生代表赠送书籍。三位好人在讲述自己故事的同时,向师生们推荐了三本好书,用好书传递好人的精神力量。南昌大学法学院知识产权专业的学生刘易华说,非常感谢省图书馆所赠的书籍,作为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自己会将书本中的知识传递给更多的人。

活动故事会期间还穿插了形式多样的节目表演,开场节目《好人越来越多》展现了身边好人好事,传递社会大爱和正能量;《祖昌,我对你讲》以嘹亮的歌声、动感的舞蹈形式让先烈的革命事迹呈现眼前,表达了青年一代对革命精神的纪念和传承;《美丽种在山水间》借助极具民族特色的曲调和歌词,用婉转的歌声讴歌祖国大好河山,赞美脱贫攻坚的丰功伟绩;《致远方》生动演绎南昌大学龚全珍研究生支教团“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青春故事,整场活动在节目《艳阳天里杜鹃红》深情悠扬的歌唱声中进入了尾声。


 编    辑:程慧萍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