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在不久前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普法工作要在针对性和实效性上下功夫。党的十九大以来,南昌大学法学院党委围绕“立德树人、德法兼修”育人目标,积极探索“融创”思维,创新构建了党建+“四位一体”普法体系、党建+“法治文化四大平台”等特色品牌,闯出一条富有学院特色的“以法育人”思政工作之路。
探索一个理念:“融创”思维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在思政工作中,学院始终坚持“理念先行、知行合一”,提出了“融创”思维的理念。即:熔锻师生意志,加强教育管理。在强化辅导员、班主任等队伍建设同时,引导专业课教师扛起立德树人这面大旗,做好学生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的思想教育;容纳多种思想,促进协调沟通。聚焦组织建设、学科建设、多方联动等“关键环节”,教育引导学生争做“求真务实、厚德崇法、明法悟理、笃行实践”的新时代法科生。融合各方人才,实现多元发展。充分发挥学院法学专家资源和普法宣教优势,整合各项育人元素和各方资源,开辟思政教育第二课堂,打造全方位、立体式的育人时空,实现学生多元发展。
舞好“一个龙头”:“融法志愿服务党支部”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思政工作建设路上,南昌大学法学院历来重视先锋队的作用,并以“融创”思维为理念,成立了“融法志愿服务党支部”,倡导师生积极开展校内外普法志愿服务活动,领头作用十分明显。支部组织的暑期社会实践队成功入选了2019年全国大中专学生“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千校千项”精彩作品,该事迹也先后被学习强国、人民网等主流媒体争相报道。
搭建“两大平台”:“四位一体”普法体系和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
平台是做好思政工作的载体和舞台。为铺好法治育人之路,学院充分发挥法学专家众多的资源优势,多方整合,积极搭建符合学院实际的法治教育平台。学院通过与最高人民法院第三巡回法庭等单位开展定期合作、与社区普法基地共建及组织开展模拟法庭、建设普法志愿团等,高质量地建设了“普法基地”“法学社”“法律诊所”“志愿团队”等“四位一体”的普法体系。不仅如此,学院还本着“举旗帜、育新人、创特色、树形象”的理念,高标准地打造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中心主要由四大平台组成。一是法行天下,坚持举办“12.4”国家宪法日文艺晚会十余年,初心不改;二是“香樟微普法”,面向师生开展普法教育,传播法律知识;三是“法学沙龙”,成为师生交流法学知识,碰撞学术思想的舞台;四是“辩坛争锋”,通过参加全国全省大学生模拟法庭竞赛,以赛促进,挖掘培养一批有潜质的法学学子。
经过多年的创新实践和力行深耕,南昌大学法学院法治育人成效显著:法学专业成功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法学院党委被评为南昌大学党建工作标杆院系重点培育党委,融法志愿服务党支部被评为南昌大学样板支部重点培育支部,法学院获批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授牌,并获批南昌大学的 思想政治工作示范点。
本文作者为南昌大学法学院党委书记
原文链接:https://wap.peopleapp.com/article/6063662/5975941
编 辑:魏子涵
责任编辑:李 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