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唇红齿白、齿若编贝,人人都想拥有一口整齐靓丽的牙齿。但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饮食结构多样化,患口腔疾病的人群呈增长态势。
近年来,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强化党建引领,将党建和医疗工作深度融合,不断深耕学科发展,加强内涵建设,大力弘扬医学人文精神,为人民群众提供了更专业、更安全、有温度的诊疗服务,助力医院高质量发展。
优服务
首创“共产党员岗”新模式
“阿姨,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6月26日下午,南昌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志愿者缪延宇在一楼大厅值班时遇到了一位特殊的患者,李阿姨今年65岁,在当地治疗后没有解决问题,遂来到该院就医。缪延宇了解情况后,初步判断其为根管治疗器械分离(俗称“断针”),建议她挂该院专家杨健的号就诊。杨健诊查后发现患者病情比较复杂,为李阿姨精心设计了一套治疗方案。
“这位党员志愿者穿着红马甲,接诊的专家也是共产党员,让我们很放心,省了我们很多麻烦。”李阿姨的家属说道。据悉,从2000年开始,该院在江西省公立医院率先设置“共产党员岗”,通过亮身份接受社会监督,将党建与提升服务结合,进一步提高医疗服务水平。
为了优化服务质量,今年2月,该院将儿童口腔科整体搬至东侧临街一楼,打造成儿童“游乐园”式的口腔诊区。新诊区设立了11间单独诊室,每一个诊室都有一个童话主题,并配有儿童牙椅,每个椅位上均安装了电视,患儿在看牙时可观看动画片,有效缓解了患儿看牙时的恐惧心理。
2016年以来,该院先后获江西省平安医院、全国改善医疗服务示范医院等荣誉,一项项荣誉是该院抓党建优服务最好的印证。
强学科
开创口腔诊疗新高地
这是一个医患成为朋友的故事。6月20日,中考结束第一天,南昌某中学小刘就请该院正畸科专家李志华博士复诊。李博士告诉小刘,两年治疗的效果很好,不但牙齿排列整齐了,牙齿咬合关系正常了,而且更加漂亮了。小刘也为李博士带来好消息,自己中考感觉很好,可如愿上重点高中。
口腔正畸科是该院首个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从上世纪90年代起,该科为方便广大中小学生矫牙,实行周六周日上班,一直坚持到现在。
为强学科,提高核心竞争力,该院将党建和医院中心工作深度融合,把支部建在科室,强化“一支部一品牌”建设。结合专业特点,各支部做强品牌,如牙体牙髓病科党支部“把根留住,表里如一”,牙周病科党支部“口腔健康,牙周先行”,口腔颌面外科党支部“和(颌)爱同行”,综合(急诊)科党支部“急先锋”等。
多年来,该院党委高度重视学科建设,各学科一直在全省领跑。2005年,口腔正畸学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2007至2020年,口腔内科学、口腔修复学、口腔正颌外科学相继成为江西省医学领先学科。2021年,南昌大学口腔医学获评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树文化
打造有温度的新人文
近年来,该院涌现出一批有温度的先进典型,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杨健,有江西省“微笑使者”王予江、陈林林等,有江西省“三八红旗手”欧晓艳,有江西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刘洁,有江西省无偿献血奉献奖银奖査春红,还有义务赴大凉山支教的石慧等。
“把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医院管理的各环节,以医学人文的精神来提高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为患者提供有温度的优质口腔医疗服务,让人文照亮医学。”该院负责人说。
近年来,该院通过诊疗前三分钟沟通、医护四手操作、术后回访、诊后口腔健康宣教、患者满意度调查等一系列措施,进一步改善患者就医体验,收到较好效果。
去年以来,该院通过举办了40周年院庆并编写《院志》,增强了医院全体员工的责任感、使命感。连续三年在各设区市开展了“健康中国·健康江西·健康口腔赣鄱行”,直接受益人群达10多万人次。时下,该院正通过构建“党建+”模式,以患者为中心,以师生员工为核心,全力打造一家有温度、有情怀的公立三甲专科医院。
原文链接:http://epaper.jxwmw.cn/html/2021-07/06/content_5412_4701403.htm
编 辑:涂金凤
责任编辑:许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