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首页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手机江西网】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在剑河县思源社区开展党史教育

作者:时间:2021-07-24
摄影 单位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郝安报道:“你的偶像是谁?”“周总理”“邓小平爷爷”“袁隆平爷爷”“雷锋叔叔”,还有保家卫国牺牲的西藏军区边防军战士,壮烈牺牲的“王二小”,同校园学长“谢戡”等。这些回答,来自贵州省剑河县思源社区的党史教育课——我最敬佩的人。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为庆祝建党100周年,回顾党的历史,感悟初心使命,传承红色基因,切实加强对偏远地区儿童的教育和关爱,引领中小学生学党史,悟精神,高举队旗跟党走。南昌大学人文学院黔行支教调研团的志愿者们于2021年7月22日开展“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家国情怀”主题教育。

今年三月,教育部办公厅发出通知,就中小学组织开展“从小学党史永远跟党走”主题教育,提出相关要求。通知指出,加强党史学习教育,坚持学习党史与学习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相贯通,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引导中小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在开展“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家国情怀”主题教育之前,黔行支教调研团13名志愿者召开多次会议,就活动内容、活动流程、如何组织开展中小学生党史教育、中小学生喜欢怎样的党史课程、中小学生学党史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如何让党史教育在中小学生心中生根发芽、党史教育应该收获什么效果等展开讨论。会议总结为六个字“简于形精于心”,所谓“简于形”,就是开展党史教育的形式要简练、简单,让学生能够接受、理解;所谓“精于心”,就是我们在进行党史教育时要用心、专心,在尊重教育科学、把握教育对象特点、重视教育效果的前提下,用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使其感受到中国共产党从开天辟地、惊天动地,到顶天立地、改天换地,再到中国革命和历史翻天覆地变化的精髓,从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在心中点燃起爱党爱国的情怀。

本次党史教育活动以“你最敬佩的人是谁”这一问题导入,唤醒心中对于建党百年英雄人物的崇高敬意。为活跃课堂气氛,志愿者老师带领学生们共同学习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唱支山歌给党听》两首红歌,从歌词中感受建党百年的峥嵘岁月与丰功伟业。本次主题教育选取“无名英雄”为切入点。有人说,当一个人的名字,彻底从所有人的记忆中消逝,才是一个人的真正逝去,死亡并不可怕,遗忘才是最终的告别。然而,据不完全统计,近代以来中国约2000万名为国捐躯的烈士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万名,而大多数,都成了“无名英雄”。他们和我们一样,一样意气风发,一样的慷慨激昂,一样幻想着美好的未来,但是没想到,可能一次离别,就成了永别,可能一声再见,就再也未见。时过境迁,山海相隔,现在的路已回不去从前的家,可只要我们记得,他们就活着。借此机会,带领学生走进一位位“无名英雄”,唤醒沉睡的记忆,体会中国共产党如何带领中国人民驶过历史的巍巍巨轮,来到安定幸福的今天。最后,课堂还设置了朗诵环节与讨论环节,学生各抒己见,表达对中国共产党及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贡献的英雄们的深深敬意。

星星火炬,代代相传,红旗一角,鲜艳荣光。南昌大学人文学院始终致力于积极探索党史学习教育进校园、进社区新路子,创新形式,丰富载体,运用文艺节目、沉浸式课堂等多种形式讲好党史故事,帮助中小学生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深化知史爱党、知史爱国。今天黔行支教调研团于思源社区开展的“学习百年党史,弘扬家国情怀”主题教育,可说、可唱、可传播,有问、有答、有互动。内容丰富的党史,激进澎湃的演讲,个性鲜明的人物,潜移默化地把红色传统、红色记忆、红色基因根植于青少年之心。

原文链接:https://m.jxnews.com.cn/jx/system/2021/07/23/019344937.shtml 

编    辑:魏子涵

责任编辑:邱晓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