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学校概况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
现任领导
历任领导
组织机构
校训校徽
学校章程
信息公开
学院与学科
学院设置
学科建设
专业设置
人才培养
师资队伍
本科生教育
研究生教育
留学生教育
继续教育
网络教学平台
科学研究
科研成果
授权专利
科研平台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合作交流
国内合作
国际合作
招生就业
本科生招生
研究生招生
国际教育招生
继续教育招生
就业服务
管理与服务
校领导接待日
领导信箱
服务指南
师生通道
人才招聘
首页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当代江西]】南昌大学: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助力江西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
作者:
时间:2021-12-03
摄影
单位
数字经济是江西的主导产业之一,近年来发展势头较好,但也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产业核心集聚度低、人才短缺等瓶颈问题。因此,应加快补短板、强弱项,坚定不移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
数字经济产业的发展现状
数字经济产业特色鲜明。
数字产业发展方向明确——2019年3月,出台《江西省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的意见》,明确以大数据及云计算、物联网、虚拟现实、区块链、人工智能、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作为江西数字产业发展主攻方向。VR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中国(南昌)VR 产业基地集聚VR企业60多家;赣州市、上饶市、吉安市和鹰潭市等地VR产业也呈现加速发展态势。基地建设处于优势地位——上饶市大数据产业基地已形成全省最大的大数据产业集聚区和数字呼叫产业集聚区;鹰潭市被国家工信部批准列入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电子信息·物联网)示范基地;赣州市在全国第一个组建了由政府部门主导的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区。
产业创新驱动能力不断增强。
中科院江西产业创新育成中心、阿里云大数据学院、华为(江西)物联网云计算中心等平台纷纷落地建设。江西第一批省级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基地)启动建设,5G、智能制造、大数据等一批特色小镇、示范基地也正加快建设。数字平台方面,已建立了鹰潭(江西)物联网平台、“03”专项公共应用服务平台、江西移动物联云平台、智慧农业物联网平台、赣州工业云平台等多个公共服务、创新应用和交流合作平台。
南昌VR产业基地
产业集聚效应显现。
江西数字产业基本形成京九电子信息产业走廊,南昌VR,鹰潭移动物联网,上饶、抚州大数据集聚发展,各地竞相布局数字产业的格局。2020年,开通5G基站3.1万个、开通窄带物联网基站约7.3万个、泛物联网连接数2000多万个,全省数字经济产业完成营业收入超8000亿元,实现利润总额超250亿元。积极培育聚集物联网企业,现已达600多家,2020年物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虚拟现实产业从无到有,从2018年的42亿元扩张至2020年的200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国第8,在中部第1。
产业基础进一步夯实。
江西已成为全国电子信息产业最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基地,京九电子信息产业带围绕PCB、半导体照明、新型光电显示、新型电子材料、智能传感器、集成电路设计和封测、移动智能终端、汽车电子等形成了产业集聚高地,涌现了红板、木林森、骏亚、景旺、合力泰、欧菲光等一批龙头企业。在数字终端方面,全国手机原始设计制造商(ODM)企业前五强均已落户江西,移动智能终端产业呈井喷态势。上饶、抚州、宜春在大数据、数字娱乐产业方面加强布局,形成了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
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020年,全省数字经济产业投资金额呈井喷状态,南昌市签约数字经济重大项目55个,协议投资总额337.16亿元,其中华勤智能终端产业园项目的单项投资金额均超过100亿元。随着滴滴、用友、商飞等知名企业来江西投资布局,合力泰、木林森、华勤、泰豪等高科技企业茁壮成长,产业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鹰潭移动物联网产业园
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
数字化产业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偏低。
2020年江西省数字经济产业营收接近8000亿元,全省数字经济领域的各类市场主体约3万家,但仍存在总体规模偏小,产品附加值偏低的问题。缺乏具有影响力的龙头企业,主要企业处在产业的配套环节,无法掌握产业链的核心技术及获取更高的附加值。
产业数字化基础薄弱,技术门槛高。
目前省内大部分中小企业尚未完成基础设备的数字化改造,数字化转型服务机构、共性服务设施严重缺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成本以及硬件装备改造替换成本偏高。数字化转型通用性解决方案少,数字化产业链和数字化生态尚未形成。
数字经济产业人才短缺制约发展。
数字专业人才储备少,引才难、留才难是制约江西数字经济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高校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存在一定的错位,依托高校开展的“定制培养”“委托培训”等后备人才培育与储备工作落实不充分,难以为产业发展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撑。
上饶大数据产业基地
打造数字经济新高地对策
加快数字基础设施——“新基建”建设。
要大力发展集约高效、经济适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新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和算力基础设施的建设,以国家“03专项”为依托,大力发展5G、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的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技术的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具有行业辐射影响力的数据中心和智能计算中心。
引育并举,做大做强数字化产业。
加快构建集基础电子器件、传感器、半导体器件、屏显模组、智能终端、数字化服务与应用于一体的软硬件协同发展的数字化产业生态体系,形成京九电子信息走廊、鹰潭物联网、上饶抚州大数据等特色鲜明的数字化产业集聚区。大力引进集成电路、芯片封测、软件应用等上下游高附加值产业项目,形成一个产业联动的生态链。
抚州卓朗大数据科技园
扶助协同,激发产业数字化新动能。
一是加快数字化技术赋能实体经济,推动智能制造加快升级,围绕电子、汽车、冶金、有色等重点领域,推动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及装备在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二是发展特色高效数字农业,以数字化推进产业链相加、价值链相乘、供应链相通,壮大以智慧农业为引领的农业新动能。三是引导服务业数字化发展,加快发展数字金融、智慧物流等生产性服务业,以及智慧旅游、数字文化创意产业等生活性服务业。四是搭建“政府-平台企业-行业龙头企业-服务机构-中小企业”的联动机制,以带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为导向,广泛深入推行“入网上云”服务,提升转型服务供给能力,激发企业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五是支持数字化供应链平台、企业数字化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企业赋能作用。
构建数字技术创新平台,驱动数字经济产业发展。
坚持创新驱动发展,鼓励国内高水平科研院所、高等学校设立新型研发机构,组织重点企业对接高水平大学或科研院所,将企业技术需求与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进行对接,促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加强应用研究,形成“政-产-学-研-用”协同发展路径。
赣州区块链金融产业沙盒园区
加强人才培养,破解产业人才制约。
一是建立健全数字经济产业链人才需求调度和信息发布机制,摸清企业人才流动和需求情况,绘制产业链人才地图。二是引进数字经济产业与应用转化急需紧缺高端人才及人才团队。三是依托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师范大学等高校人才资源优势,开展“定制培养”“委托培训”等,针对全省电子信息领域的优势细分行业,加大对集成电路专业的人才培养力度。四是组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专家智库,组织智库专家与企业开展技术对接行动,解决企业在工艺、技术等方面的实际困难,为数字经济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本文系南昌大学举办的科技自立自强助推江西产业高质量发展高峰论坛——虚拟现实与数字经济分论坛专家智库成果,由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饶泓、杨鼎成教授整理)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OPxpQtmwAQDcsm8kGzD7A
编辑:赵艺羚
责任编辑:吴海波
最新通知
04.25
关于2025年劳动节放假及教学安排的通知
04.10
关于第十九届“挑战杯”南昌大学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拟推报省赛的公示
03.18
关于2025年清明节放假及教学安排的通知
02.18
关于召开南昌大学六届五次教职工暨工会会员代表大会的通知
02.13
关于做好2025年春季学期开学相关工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