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江西日报记者李芳 通讯员刘琳)深夜的街道上,一辆汽车驰向医院,车上是大学生小程。凌晨时分,他突然感到心悸无力,便尝试着拨打了辅导员刘平的电话,0:53,刘平开车把小程送达医院,迅速挂号、检查;1:15,抽血、心电图及DR检查完成;2:10,检查结果出来,均无大碍;2:44,刘平送小程回到寝室。三个小时里,南昌大学辅导员刘平老师时刻关注着学生的身体状况,不敢有半分疏忽。想起那次经历,小程总是感慨“凌晨的马路肃冷,但老师给了我温暖。”
汇心聚力,温情护航
“14年有个女生在军训时忽然晕倒,那时我刚参加工作,从没拨打过120,就像电视情节突然出现在眼前,让人不知所措,我只能尽量使自己看起来从容。”人生中第一次拨打急救电话的经历,让她突然意识到:自己不能再是依靠师长的孩子,转而需要为学生遮风挡雨了。如今,面对各种突发状况,从容冷静地处理已成为她的基本技能。
相比身体健康,学生的心理健康更需要她。为了更好地融入学生,开学前,刘平就会进入学院招生迎新群积极答疑解惑、沟通交流,很快,许多学生都认识了这么一位热情、耐心的辅导员,未曾见面,陌生感已然消散。开学后,她更不会闲着,开新生见面会、走访宿舍、选班委……她要通过这些活动,接触更多学生,让他们熟悉自己。
解决心理问题是没有捷径的,她需要不断排查、消除潜在的心理问题,随时应对突发状况。身为246个学生的辅导员,从奖助贷信息到保研考研动态,从学业问题到情感纠纷,和学生大大小小的谈话几乎穿插于她工作的每一天。
曾有学生进行网络答题,尝试数十次仍未成功,心态崩溃,甚至产生了退学的想法,刘平找到他,了解情况后,对他所做的努力表示感谢,并鼓励、引导他完成了答题,平息了这次心理危机。刘平深知,学生发生异常情况,往往都是遇到了困难,“我要做的,就是和他们一起面对困难、解决困难。”
刘平老师开班会
恒心务实,笃行不怠
在学生眼中,刘平不但是郁闷时陪着谈心的平姐,还是学习不顺时提供指引的平姐。
刘平常会联系班级导师、专业教师给学生进行指导,奖助贷、学生专业实习等千头万绪的学生工作也都需要她来梳理。“在保研、考研期间,平姐会实时关注各方动态,把最新消息发在群里,很多消息上面显示的时间是凌晨一两点。”15级的王鑫鹭回忆到。她就像一个知心大姐姐,无微不至地照顾着所有学生。
身兼玛丽女王学院学工办主任的刘平有着巨大的工作量,在同事陈绪军的印象中,刘平多次于非值班日在办公室工作到凌晨两三点。夜晚路过老师办公室的学生们,总能看到办公桌前专注工作的平姐。
2021年,南昌大学承办了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刘平是大赛工作者之一,每日在学院办公室、行政楼办公室以及大赛指挥部三处连轴转。大赛、学工办、辅导员的各种事务,处理文件、参加会议、执行项目中……办公网、QQ、微信上99+的红点在一天中“N起N落”,座机、手机铃声此起彼伏,日月星空下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刘平老师参加学生活动
红心向党,传递薪火
作为一名中共党员、学生党支部书记,弘扬党的精神、正确引导学生思想是一项重要职责,刘平始终高度重视党建工作与学生的思想教育,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王鑫鹭说:“平姐是我的入党引路人,在她的引领下,我在大一下学期就递交了入党申请书,通过她的教育和培养,我最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中国共产党员。”
为了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培养学生的真伪识别意识和批判性思维,在学院党委领导下,刘平经常在学生中组织各式的党建活动,从“三严三实”到“学习党史”,重点组织党员干部进行相关活动,为群众办实事,带动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
7年青春,献给了玛院,献给了学生。刘平带着一届又一届学生成长成才,见证学院的发展壮大,同时也完成了自身角色的转变,她获得了从校级到国家级的30余项奖项,成为了一名大家认可的优秀辅导员。
刘平老师荣获南昌大学第二届“立德树人标兵”荣誉称号
“平凡不平庸,平淡不平常。作为一名辅导员,我一定会全心全意做好学生工作,不断提升自我,不辱使命。”这是刘平老师一直坚守的初心。
原文链接:http://www.jxxw.com.cn/content_html/html/55/p/wap/2021/12/124793342.html
编辑:赵艺羚
责任编辑:吴海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