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点击图片查看原文链接
高个子、洋面孔,他们是人群中显眼的存在。但多年的求学生活,让他们将江西南昌视作“第二故乡”。自南昌启动大范围核酸检测以来,这群留学生的身影也活跃在校园里、社区中,为南昌疫情防控出一份力。
苦练普通话助力社区疫情防控
“各位居民,请提前准备好昌通码,保持一米距离!”在南昌市红谷滩区生米街道礼庄山社区新力合园小区,每逢小区组织核酸采样,居民们总是能在现场,看到一个熟悉的小伙,听他说着一口不太顺溜的普通话,指引居民有序检测。
南昌大学留学生用画笔记录了抗疫感动瞬间
这名小伙叫傅沁泽,来自斯里兰卡,目前就读于南昌大学。3月17日,礼庄山社区启动全员核酸检测,和小区其他居民一样,傅沁泽自觉遵守防疫要求参与了核酸检测。3月18日,得知社区需要志愿者,他赶紧报名,加入了社区防疫志愿者队伍。由于普通话说得不太流畅,在正式上岗的前一天,傅沁泽连夜苦练发音。“很高兴能为社区尽一份力,希望所有地方都能战胜病毒!”
除了傅沁泽,南昌大学还有许多外国留学生或主动申请加入校园防疫战线,或用画笔记录抗疫感动瞬间。在采样现场,看到忙前忙后的医护人员,乌兹别克斯坦籍留学生SHAKHZOD KHAYDAROV主动“请战”:“老师,我是外国人,但我也是南昌大学的人,如果学校需要,我可以提供帮助。”许多留学生在自己的核酸检测完成后,主动帮助教师维持现场秩序。他们说:“能为学校做点事,我们非常开心。”
“我是外国人,但不是外人”
“同学,你可以往前走了,但要与前面的人保持距离……”3月23日,在江西中医药大学的核酸检测现场,来自巴基斯坦的法迪,正在帮忙维持秩序。对于不太会使用智能机的老人来说,能说一口流利中文的法迪,在现场帮了他们的“大忙”。
法迪引导师生开始核酸检测
热心,是江西中医药大学许多师生对法迪的第一印象。来赣学习中医药知识的6年,对法迪来说,是梦想的实现,也是心的沉淀。
“虽然我是外国人,但我不是外人,我就是这里的一分子。”在法迪心中,南昌就是他的“第二故乡”。
6年中国生活,让法迪对中国、对江西、对中医药都有了更深的认识。
如今,每当家人与朋友遭遇“头疼脑热”时,都会向他咨询中医疗法,他也时常寄一些巴基斯坦少有的中药材回去。“中医药可运用于多个领域,也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把中医药知识带回家乡。”目前,法迪正在一家医院实习,准备继续深造,考取研究生。
原文链接: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14917079116229977537&item_id=14917079116229977537&cdn=https%3A%2F%2Fregion-jiangxi-resource&study_style_id=feeds_opaque&pid=2987287115354583447&ptype=74&source=share&share_to=wx_single
编 辑:黄心宇
责任编辑:刘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