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江西新闻客户端讯 (江西日报记者黄锦军 通讯员朱怡芯、张凡)初春的南昌乍暖还寒,突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这座城市更添一丝寒意。打赢这场疫情阻击战歼灭战,从严、从快、从紧的防控力度不可或缺。在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象湖院区,医务人员用初心和坚守为生命站岗,用行动和汗水筑起健康防线,更细、更实、更多的人文关怀更是让隔离病房“重回了”春天的温暖。
“战疫大白”的精心守护
3月24日下午,南大一附院象湖院区2位高龄新冠肺炎患者,达到出院标准;3月25日,隔离病房里又传来了5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的好消息。这让南大一附院备受鼓舞,也为打好打赢南昌突发疫情阻击战歼灭战注入了信心。
新冠疫情对南大一附院来说并不陌生,作为江西省新冠肺炎省级定点救治医院,医院积累了多次战斗经验。这一次,南大一附院更是在24小时内,按照“三区两通道”要求,腾空了江西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医学中心——象湖院区感染大楼。医疗、护理、感控、心理咨询等80余名医护人员整装待发,他们是一附院的精兵强将,富有丰富的抗“疫”经验,时刻准备投入抗疫一线。
隔离病房内设有8组医务人员,每组每天4次倒班,除去每天一次的联合大查房,还有4次交班查房,这样的安排是为了便于医务人员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
此外,多学科会诊、中西医结合也是这一次抗“疫”的特色之一。为了防止基础病导致病情恶化转向重症,南大一附院准备充分,集结了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感染科、儿科、重症医学科、治未病中心、心内科、肾内科、内分泌代谢科、神经内科、胸外科、妇产科、普外科、心身医学科、康复医学科等多学科医护人员,对合并多种疾病或多种并发症的新冠肺炎患者,分配专科医生,稳定并积极治疗基础疾病。
魏强(化名)是一位尿毒症患者,在隔离病房里相对其他患者而言,他的情况更为复杂、危险。为此,医务人员迅速组建透析临时病区,定期为他进行血液透析治疗,守护着这位血透患者的“生命线”。
“3床奶奶有糖尿病,注意让配送无糖餐饮”“6床阿姨有高血压病史,请按时提醒她服用降压药”……除了专业医疗救治,护理组也日夜守候在病房中,他们不仅要落实治疗、基础护理工作,还要兼顾患者的生活护理。
84岁的邹奶奶因身患糖尿病,转入南大一附院治疗时,出现了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因为年纪大、行动不便,邹奶奶长期需要卧床,喂饭、擦拭身体的任务便落在了医务人员的肩上。“有你们在真好!”邹奶奶总是笑着感谢隔离病房的护士们。
产妇李晓(化名)在隔离病房里生下了一个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的宝宝,因转运过来匆忙,又是剖腹产,她直言产科护理人员帮了她大忙,从购置衣物、护理垫,到指导产后护理、提供营养餐,她一个人的“坐月子”倒也“不错”。
为了进一步缓解患者的焦虑,心理咨询师更是派上了大用场,他们每天定期为焦虑情绪较为严重的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减轻其心理负担。
在隔离病房里,除了给予患者们物质上的保障,医务人员们更是关注每一位患者的所需所想,凡是能办到的都尽力解决。“生病了,又需要隔离,心情很容易不好,他们提出的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希望我们给予患者们更多战胜病毒的勇气。”南大一附院科护士长杨珍说道。
“临时家属”的暖心呵护
隔离病房里,还有几位特殊的患者,对他们而言,医务人员不仅是“救助者”,更是“临时家属”。
16岁的文豪是南大一附院隔离病房里的一位新冠肺炎轻症患者,也是一名高二的学生。3月21日,呼吸系统诊疗中心主任许飞与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邹美红像往日一样在隔离病房查房,进入小文豪的病房里后,他们注意到小文豪正趴在床头柜上聚精会神地看着书。
“文豪比较内敛,看上去他和我儿子年龄相仿。他也特别好学,在病房里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学习。”在和小文豪交谈之中,邹美红了解到小文豪是一位学霸,门门课业都十分优秀。
为了让孩子在病房里不落下学习,医务人员们变成了“临时家长”,除去一些沐浴乳等生活用品,还贴心为他准备了桌椅、笔记本、台灯等,对他的饮食和睡眠更是格外关注。按照自己孩子的喜好,邹美红还贴心地给小文豪准备了牛奶和零食,希望他能补充营养早日康复。
“阿姨,我能要您的联系方式吗?我想等我病好出院之后,我们摘下口罩相约见面。”在隔离病房里,小文豪与邹美红定下了约定。
隔离病房里有一个洋娃娃很是醒目,这是南大一附院医务人员为1岁11个月的小患者晓萱(化名)专程准备的。刚进入隔离病房,因为年幼、环境陌生,晓萱时常哭闹,也很少进食,情绪十分不稳定。为此,南大一附院安排儿科护士全天候特护,24小时轮班照顾,并为她紧急购置了一批奶粉、玩具、尿不湿和衣服,保障孩子的生活需求。在“临时家属”们的精心照料下,小萱病情逐渐好转,但情绪仍然低落。
“在得知晓萱的爷爷也被确诊为同一种新冠毒株感染后,考虑到孩子需要家人的陪伴。我们积极与她爷爷所在的救治医院联络,经过多方努力,她的爷爷顺利通过闭环转运至我们医院。”3月20日,南大一附院隔离病房里迎来了“特殊”的重逢,晓萱牙牙学语对医护人员们说着谢谢。
在每一个日与夜里,“临时家属”们用行动送去关怀,用微笑传递温暖,用话语给予患者们战胜疾病的勇气。
“硬核后盾”的全心爱护
作为一支“百炼尖兵”,每一次在党和人民需要的时候,南大一附院医务人员们冲锋陷阵、救死扶伤、合力奋战,铸就了我省抗击疫情的中坚力量,使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真正成为了江西老百姓的健康“一”附。
是什么力量让一附院人充满信心、向险而行?
“我们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让任何一个患者‘掉队’,有温度的人文关怀是加速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秘诀!”南大一附院党委书记谭友文道出了其中缘由。他以身作则、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每天往返于东湖、象湖和高新之间,赴医疗救治、核酸检测、后勤保障、安全保卫等工作现场一一亲自过问、一一提出要求、一一狠抓落实。
“这几天降温了,立刻采购好羽绒服和雨伞,一日三餐问问前线人员每天想吃什么,我们全力准备,一定要让我们一线医护人员吃饱穿暖!”自疫情发生后,南大一附院院长张伟奔波于省、市指挥部与医院之间,为了解一线一手情况,她已经连续多天没有回家;坚持每天召开疫情指挥调度会,进行疫情研判和工作安排;并定期与一线医务人员远程连线,指导患者病情救治,为医务人员们加油打气。
“看到你们忙碌的身影,斗大的汗珠,我非常感动。大家一定要保持愉悦的心情,我们会尽最大努力保障你们的衣食住行。”作为医院医疗救治及应急组组长,南大一附院副院长乐爱平把家搬进了医院,不分黑夜白昼坚守一线,密切关注患者救治情况。
采购物资、清洁消毒、配送餐饮、安全接送......当医护人员为了患者而奔忙时,南大一附院党政领导班子及全体职能处室是一线医护人员的“硬核后盾”,努力提供最全面、最安全、最有效、最人文的保障,全力支持奋战在抗疫最前沿的白衣天使们。
携手抗击“倒春寒”,勠力共迎“春暖花开”。本轮疫情对一附院来说又是一次全面大考,一附院人将践行初心使命、紧紧团结依靠、无畏担当实干,形成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为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注入满满的正能量。
原文链接:
http://www.jxxw.com.cn/index.php/welcome/show_news?id=125436790&type=1
编 辑:黄心宇
责任编辑:刘青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