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首页

首页 / 媒体关注 / 正文

【凤凰网】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凯旋

作者:时间:2022-05-31
摄影 单位
  

ec2ba96f90344211ad207c159a696156.jpg

5月26日下午,守“沪”54天之后,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沪医疗队圆满完成救治任务,乘坐专机平安抵达南昌昌北国际机场。

南大一附院党委书记谭友文,省疫情防控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南大一附院院长张伟参加欢迎仪式。

d751b666ab6f444c833c328116196385.jpg

4月3日下午,满载使命嘱托,南大一附院紧急抽调108名医务人员,与江西省人民医院共同组建江西省援沪医疗队一队,由南大一附院副院长金国强担任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奔赴上海开展疫情防治工作。在上海的54个日夜里,江西省援沪医疗队一队全力开展科学救治,先后转战上海新国博方舱医院、上海市老年医学中心,累计收治5278人,治愈患者中60岁以上951人,年纪最大的患者为102岁,交出患者“零病亡”、全程“零投诉”、医疗“零事故”的成绩单,受到上海仁济医院新国博方舱医院总指挥部及上海中山医院高度赞赏和患者的广泛好评。

f7376073988347faa8fa9e7b15e1340d.jpg

“在党和国家最需要的关键时刻,江西省援沪医疗队一队与全省各队同仁们全力守‘沪’、日夜奋战,一路走来,我们不辱使命,把江西医务工作者的红色基因、担当奉献留在了上海,也把我们一附院人的优质服务、深情厚谊传递给了上海人民。”金国强说,“从南昌到上海,从新国博方舱医院到上海老年医学中心,我们医疗队每一位医务人员调整的是工作地点,不变的是战胜疫情的坚定信心和服务患者的仁爱之情,我们将坚定信心,调整状态,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激昂的斗志重返工作岗位。”

0af88fad5be043a3a908f3aff2cbeb92.png

落实核心医疗制度 保障医疗安全

4月4日下午,抵达上海不到12小时,江西省援沪医疗队一队立即投入工作,前往社区开展核酸采样。4月6日,援沪医疗队一队正式进驻新国际博览中心方舱医,展开救治任务。5月8日,援沪医疗队一队在完成方舱救治工作后,又转战上海老年医学中心,与江西省援沪医疗队六队共同整建制接管上海老年医学中心G11、G12、G13病区。

ec10522623824299b1b400b5f4aaee78.png

“来上海的每一天都是挑战。”援沪医疗队一队医疗组组长、南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周菁说,“不同的信息系统、不同的救治环境、不同的患者情况,这些都需要我们快速熟悉。”尤其是接管上海老年医学中心后,周菁感到压力更大。因为这里主要收治的是高龄患者,平均年龄超过80岁,他们基础疾病多,是重症高风险人群。

d9982426a0934bf5a1b3fabc1756bf58.png

在金国强的总体部署下,周菁要求医疗队继续强化实施三级管理模式,分四个医疗小组,固定管床床位,严格落实“责任到组、责任到人”。病区明确了各班次岗位职责,建立并严格落实交接班制度、危急值报告分析制度、医疗质控制度、疑难病例会诊及多学科讨论制度、每天医疗工作例会制度等。周菁带着队员们加班加点梳理重症患者的病历,摸查可能潜在的并发症患者,并重点关注他们的救治措施。

0c0a214f5f534bd98e8bcd9278ce7556.png

“医疗是一项很精细的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尤其是我们面对的都是有着复杂病情的老年人,需要打起十万分的精神。”在每晚的例会上,她都会反复向队员们强调。

多学科合作 全方位服务患者

除了奥密克戎病毒本身,援沪医疗队一队还要面对各种各样的基础病和并发症,这也是患者康复路上不可小觑的“拦路虎”。“此次江西省援沪医疗队一队中,南大一附院在人员结构上综合考量,选派的23位医生不仅有对症新冠的呼吸科、感染科、重症医学科,还有儿科、心内科、中医科、烧伤科等专科医护人员,为患者提供更细致、更专业的医疗服务。”金国强介绍说。

dd38131a93af4f0a9fe5884fcd5ef89f.png

5月16日晚,老年医学中心病房新收入的一名男性患者,长期卧床,不仅合并脑梗、高血压、冠心病、重度贫血及低蛋白血症等多种基础疾病,同时骶尾部有一巨大压疮。该创面坏死组织多、感染严重,且有明显异味,如果不赶紧做清创处理,容易进一步加重感染,甚至危及生命。17日一早,烧伤科主治医师邓鸿敖和国际造口师、副主任护师汤利萍就在隔离病房内给患者进行清创手术及简易封闭负压引流术(VSD)。历时1小时的手术,不仅持续引流创面坏死组织,促进创面的愈合,还减少了创面换药次数,降低了医护人员暴露的风险。

7b9c7c8b36c241d08ac211923c88eda8.png

张先生患有糖尿病、高血压多年,4个月前进行了膀胱肿瘤手术,入舱后因夜间休息欠佳以及情绪焦虑等因素,导致血糖多次升高。医疗队队员、内分泌代谢科兼营养学专家黄海华了解相关情况后,和团队一起不断为其调整降糖方案,经调整饮食、改善睡眠、心理疏导后,张先生血糖逐步恢复正常,顺利出院。“我们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舱血糖控制方案’,可以保障糖尿病患者在方舱隔离期间的平稳。”黄海华介绍说,医疗队收集登记好每一位糖尿病患者的基础信息,根据其身高、体重及活动情况制定糖尿病餐,并依据年龄、血糖、并发症及合并疾病等情况制定血糖控制目标及降糖方案。同时,黄海华还会对糖尿病患者进行重点查房,依据血糖情况、进食及休息情况及时调整方案,对血糖波动大的患者开设“科普小灶”。

将心比心 从细节出发

为医者,治病既要见病,更要见人。在原本全是老年人的老年医学中心病房里,住着一对特别的母子。1米82的小伙子,4年前因高血压导致的脑出血手术后至今未醒,一直由父母照顾,并伴有高烧,还带有气管切开合并身上多处压疮、肌肉萎缩等并发症。

“为了让他们一家人更好地补充营养,我们队员自发将自己的水果节省下来给他们。”援沪医疗队一队护理组组长、南大一附院护理部主任曹英说,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但向患者家属传递了温暖。而对于家属提出的疾病护理所需要的物资,包括气切纱布、口腔护理棉球、吸痰管等,队员们更是主动与定点医院护理部沟通。

1f4096f7b9374619ab3e2b0f6a1a41c2.png

“我们再难,也没患者难。”曹英表示,将心比心,她能理解患者的心情,“平日里有个头疼感冒还会心情烦躁,更何况是隔离治疗。我们能做的除了治疗患者的疾病,还要尽可能地给予安慰,说句贴心话,帮着分担些忧愁,这样会让患者心理舒坦些。”

6c7771536f954bb99bb21bd7be1ef3d7.jpg

54天的上海之行,是马不停蹄、星夜兼程的奋斗之行,是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援护医疗队每一位队员的难忘之行。按照疫情防控要求,队员们将进行隔离休整。队员们纷纷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投入到今后的工作中,为保障江西省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原文链接:

https://jx.ifeng.com/c/8GKpTVSZeJu

编    辑:宋晨怡

责任编辑:段宛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