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部署,强调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油茶种植大省——江西,南昌大学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用科研助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扎根田野,展开高产油茶造福百姓的生动实践。前不久,南昌大学油茶科研团队来到南昌市新建区石岗镇,与该镇油茶合作社成员一起谋划油茶产业发展新蓝图。
南昌大学油茶科研团队成立于2012年,是南昌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流域生态学研究所戎俊研究员牵头组织的一个油茶科技成果转化团队。该团队充分利用南昌大学多学科的人才资源优势,针对我国最大的木本油料作物——油茶的种质资源收集、高值化栽培与管理、生产加工技术等方面开展研究,并实现了高产油茶的产学研转化。
南昌市新建区石岗镇种植油茶的历史非常悠久,种植面积达3万多亩,但愁的是产量一直上不来,严重时,三十几亩地的茶油产量只有七八斤。“油茶林成片成片荒在那里,没人管理,我看着确实很心疼、很可惜。”石岗镇罗山村村民陈功虎说。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中之重。如何让石岗镇的特色种植产业——油茶走出困局?南昌大学油茶科研团队在石岗镇展开了调研,发现当地油茶产量低的最主要原因是缺乏科学系统的管理。
种植间距应该有多少?怎样提高油茶的授粉率?科研团队帮助村民寻找油茶增产的对策。“花型、果型,不同树之间非常相似,亲缘关系太近的话,产量肯定是不高的。”科研团队成员张剑介绍道。
摸清了问题,如何解决和改进?科研团队决定在当地建设百亩生态示范基地田,预计将实现亩产茶油80斤。
此外,师生们还走村串户进行科普,和村民们一同探讨如何兼顾眼前利益和长远效益。油茶合作社成员何小红说:“我从没有想过会有这么高产的油茶,听他们说了以后,我好高兴,油茶树又有救了!”
南昌大学油茶科研团队希望以油茶为起点,从科学布局油茶林木栽培,到发展林下种植养殖,未来还将进一步带动当地农业发展和包括研学、旅游在内的产业集群发展。
“在新的一年里,我希望可以不断探索,不断完善一套完整、高效的高值化油茶生态种养体系,真正脚踏实地,用自己所学去助力乡村振兴事业。”南昌大学油茶资源挖掘与利用研究团队成员钟欢说。
原文链接:
https://www.jxcbw.cn/newsContentM?newsid=1625069298328383490
编 辑:曹慧珍
责任编辑:曾 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