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首页 / 南大新闻 / 正文

【战疫情】新法制报:因为有他们,我们终将团圆!

作者:时间:2020-02-07
摄影 单位
  

在今年这个特殊的春节里,有这样一种责任叫“武汉我来了”,有这样一种使命叫“消灭疫情,拯救生命”。元宵节将至,本应是阖家团圆之日,却有这样一群江西人,奋战在武汉抗疫一线,但心中,仍牵挂着家人。元宵节来临之际,他们发来了最真挚的祝福。他们是一群可歌可敬的医护工作者们,秉承着医者使命,与病毒顽强抗争,舍弃小家,只为大家的团圆早日到来,让武汉这座城市更多温情。此刻的武汉,大大小小的救治医院灯火通明,数不清的白色身影正在忙碌。

“虽然我们是护士,但是我们像战士一样在战斗”,这是南大二附院综合ICU主管护师江魏在支援武汉的抗疫日记里写下的话语。

院里第一批援助湖北医疗队名单出来的时候,看到了自己的名字,当时就是既紧张又激动,紧张的是不知道湖北的形势到底有多严重,自己能不能胜任,又该怎么开口去宽慰家人;激动的是自己可以去到一线,与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一起并肩作战,拯救更多的生命,实现一名医护人员的人生价值。我想大概没有什么比这更光荣的事情了。

先行队伍在祝院长的带领下顺利到达湖北,有条不紊地开展着各项工作。作为后备护理队员的我,一边完成紧凑的工作安排,一边密切关注同事们发来的一线消息。早上在睡意朦胧中接到了护理部主任的电话,“江魏,我们今天就出发。本来还挣扎在昨晚夜班的疲惫中混沌不已,听到这话我瞬间清醒,来不及多想,三五分钟收拾完行李。在去医院集合的路上,我拨通了妈妈的电话,本以为她会埋怨我,电话那头传来的却是“加油,妈妈相信你,一定要注意安全,但是我能感受到,这轻松欣喜的声音背后夹杂着酸楚,像极了我2003年刚参加工作不管不顾想去前线时她的态度,只是这一次,我真的要去了.....

8172b355458a4a67ad5022944ebe75d7.jpg

在前往武汉的路上,带队的唐院长一遍又一遍地嘱咐着我们要做好安全防护,不辱使命。余娇护士长不厌其烦地介绍着疫区的最新情况,反复强调工作中要特别注意的事项,如何最大限度保护好自己。看着身边的同事,脱下护士服的她们,平日里都是家里的小公主,但此刻,我在大家身上看到的只有“刚毅,是啊,虽然我们是护士,但是我们可以像战士一样去战斗,消灭疫情,拯救更多的生命。

此刻,在火神山医院,在协和医院,在武汉大大小小的救治医院里,那里有数不清的白色身影忙碌着,尽管大家甚至都看不清彼此的模样,但每一个人的心里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消灭疫情,拯救生命!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病毒肆虐的当下,亦如是。所以,我们来了。

在第二批护理人员抵达前,第一批队员已在疫区病房里来回穿梭了几天。时间于她们而言,只剩下白天与黑夜交替,很多人已经记不清今天是几月几日,还好有照进病房的一缕缕阳光,向这些与病毒搏斗的一线天使们宣示春天来了。

 b622c859c7b9487b9a76e3e7f4e8313b.jpg

从洪都中医院赶赴武汉的医疗队队员黎雯在2月4日立春这天的日记中写道,从来武汉后我们便投入到了紧张的工作中,医院、住处,这就是我们所有的生活轨迹,白天、黑夜、有时都记不清已经来武汉几天了,也不知道今天是几月几号,是星期几了!空闲时刷了下朋友圈才知道今天是立春!原来我们已经跨过寒冬来到了春天。今天武汉的阳光特别明媚,阳光从窗户照进房间,也照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没有熬不过的寒冬,没有等不来的春天,春天你好!

 微信图片_20200207193506.jpg

就像黎雯日记所说那样,尽管她们已经跨过了寒冬,但在武汉疫区前线,有时医疗队员们来不及去留意近在咫尺的窗外景致,只有春天为防护服带来的闷热在提醒她们春天到了。然而,对于南大二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学科主管护师黄琳而言,今年春天的味道像汗水一样,有些苦涩。

时间过得真快,来武汉支援已经7天了,今天是最闷热的一天,重病人多了,事情也跟着多了,连续来回在病房走动,感觉有点闷热,其实防护服里面的我已经穿上了短袖了,里面怎么还是汗流浃背呢?额头上的、鼻子上的汗水都在不经意间流进了嘴巴,让嘴巴里有些许苦涩的味道。

疫区病房和普通病房的区别在于,疫区病房没有家属协助生活护理,增加了我们来回穿梭的次数,加大了工作量。今天在我们接班后2小时左右,有同事感觉有点闷、喘,我们坐下稍微调整了下呼吸,才发现我的防护服外的鞋套竟然走破了。熊老师帮我找来袋子赶紧套上,用胶布缠好以免我们摔跤,同伴稍作调整后又进入工作状态,我们互相给对方加油打气:再难,也要坚持,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

随着气温上升,穿着防护服对护士而言加大了工作难度,平时20分钟的操作,穿上了防护服之后,要两个小时才能艰难完成。等我们下班去脱防护服时,里面的衣服已湿漉漉的,再用流动水清洗手部时真心感觉到了刺骨的冷,结束一天的工作后回到酒店要给自己做好全面清洁才能喝口热水,吃点东西。

工作没有不辛苦的,况且现在有那么多的患者需要帮助 ,在前线还有那么多的同事和我们一起并肩作战,我们不能喊累,只要调整好休息,保持充沛的体力,乐观的态度,我们就能战胜疫情!

在这很感谢五院的后勤很给力把我的生活照顾得很好,还有社会的爱心人士给我们捐助的热饭热菜,为你们点赞,为自己点赞。武汉加油!!

季节更替,队员们在疫区病房的工作并没有因此改变,她们仍在努力地维持病房运行,与病患一起与病魔抗争,病患的一举一动时刻牵动着她们的心。南大二附院重症护理主管护师胡晶在立春这天经历了一场生死救援,她们在一场与死神的厮杀中获得胜利。

今天立春,但凌晨三点的武汉却像寒冬,走在上班的路上不禁打了个哆嗦,瞬间精神,驱散了我久久不能散去的困意。一路上大家同以往一样说说笑笑,环境、流程越来越熟悉,大家很快换完装备进到了病房,病房同往常一样有条不紊地运行着。

接完班后才发现我的能说能动能写的10床爷爷已经插管了,神志也不清楚了,我的心揪了一下,我前几天还安慰他说“只要您好好配合,是很有希望出去的”,今天呈现在我面前的情景让我接受不了。在病魔面前,我们真的太渺小了。

夜班的工作量相对来说比较少,为了打破病房的沉寂,也为了舒缓一下大家的情绪,队员们在闲暇之余聊起了各自的家乡,有什么好玩的,有什么好吃的,说以后等我们回去以后要一一尝遍走遍。还说回去以后一定要好好聚聚,我们可是出生入死的兄弟姐妹啊!

7床大叔从接班开始就只能坐在床上,因为戴着无创呼吸机,胸闷,躺不下来,他确实是太难受了,我们看着很心疼。即使是这样,病魔并不眷顾他,凌晨六点的时候,他的心率,血氧都下来了,已经不省人事。我们立刻采取措施,气管插管,肾上腺素,胸外心脏按压都用上,我们要与死神搏一把!

经过30多分钟的抢救,病人终于恢复了心跳,大家互相眼神交流,都长舒了一口气。此时医生举起右手示意我们击掌,我们“笨重”的身体做这个动作却显得尤为轻松,那一刻,我们的心情仿佛在比赛场上经过厮杀后得了冠军!

面对病魔,我们是渺小的,可是,我们都想尽自己所能留住他们的生命,哪怕只有一点点希望!

正如这冬春更替一样,江西第二批援鄂人员的到来,再次为武汉带去灿烂阳光般的温暖。

 d9bf52792dfb4d1a9e1f8d319e6b1ea7.jpg

南昌三院重症科护士长赵琳写下了这样一篇日记,武汉的街依旧冷清,五院里面人却很多。很多医务人员都投入到这场战役当中去。十一病区是我们接管后新建的病区。由我们江西医疗队的三四五组人员全部接管。

昨天晚上,有一名护士穿着厚厚的隔离服不适,差点倒下,本想早点睡觉的吁慧娜护士长闻讯后,差点就没冲进隔离病房去。幸好,我们医疗队员一条心,其他人员帮助该姑娘安全离开了隔离病房。而昨夜,熊政主任又是一个不眠之夜,因为穿了防护服,随时要迎接新病人,累了只能在凳子上靠靠,刚想靠着闭闭眼,这边又来了新病人。

早上看到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来时,我反复叮嘱他赶紧睡觉,他却笑眯眯的对着我说,听党指挥。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的心里一阵酸楚。

今日,有点伤感,早上闻讯第二批援鄂医护人员即将出征,我马上又要进隔离病房即将处于失联状态,简单嘱咐了几句就失联了,后悔当初没有好好梳理一下要注意的事项给大家。下午从隔离病房一出来看到医院发出的出征视频,眼泪止不住,太多的不放心,太多的牵挂,一下子就感受到了大家天天等我的朋友圈报平安,天天问候却一直说此信息不用回的心情。

那样的牵挂,就像所有人和我们一起战斗一样。晚上和吴莹联系上了,她们安排的地方也在武汉,但比较远,幸好还有时间,赶紧在视频里教她怎样把房间分区,小莹子,一定要小心再小心,每天都要报平安。今日有些伤感,愿明天阳光灿烂,病人与我们都安好!

1c18c048f0274450a34bb914e2b675b8.jpg

在2月5日更新的一条微信朋友圈里,赵琳说,今天好开心,收到了医院给我们带来的辣椒饼,还有糖果。病房里有一位病人成功脱机。唯一遗憾的没有见到我的小莹子。一路走过按下暂停键的武汉,长江依旧,黄鹤楼依旧。待我们归时,便是武汉重新打开播放键的时候。武汉,我们一起加油!

原文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rTAsS11EqseCYzjzSzyfww


编    辑:戴  琳

责任编辑: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