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本网讯(第三附属医院)从第一个回应“我可以”,到第一个填表“我愿意”!2月4日,三附院蔡淑红踏上了去往武汉的征程!
她,在武汉方舱医院,用实际行动喊出“请战”最强音,书写属于医护人员的冲劲和担当!
“冲在前”,是蔡淑红工作中的表现。“我家就住在医院里”,是她经常来科室加班的理由。
虽然来ICU工作仅仅7年,但是,凭着这股冲劲,蔡淑红成为了ICU的骨干力量,当上了小组长。说起这次的征集援鄂人员时的“第一个回应”和“第一个填表”,蔡淑红显得信心十足:我女儿也20岁了,可以自己照顾好自己,家里也没有什么负担,我想这个时候武汉更需要我们,更需要专业的重症人,我愿意拼尽全力帮助他们,我希望能和他们一起,看到武汉的蓝天!
第一个班便是凌晨0点至凌晨4点。踏入医院时,我有点错愕,黑漆漆的病房里只有点点星光闪烁,耳边还不时传来阵阵隆隆声。与战友们交接班之后才知道,这是怕影响患者休息才关了大灯,值班的护士们均手拿感应灯开展工作。
武汉方舱医院是仿照野战医院的模式建立的,这里收治的都是轻症的确诊病人,专家介绍不存在患者之间互相感染的问题。
我们江西护理组100名护理人员接管的是方舱医院西区二病区的200张床位,我分管的是第8组的20张床位。从刚踏入时的错愕到镇定后的从容,立刻进入状态,我知道,毕竟我是个从事多年重症监护的“老干部”,病房才是我的主战场。
也许是耳边时不时传来的隆隆声在安静的黑夜中显得那么的格格不入,158床的大姐在不停的翻身和叹气。在了解情况后我们及时用对讲机与外面沟通,终于,25分钟之后,隆隆声没有了,病房恢复安静。不久后,158床的大姐也进入了梦乡。
深夜的武汉,黑漆漆的一片,可是天空中,星光依旧在闪烁,谁说这不是黎明前的黑暗呢?我相信天明后的武汉,迎来的定是灿烂阳光。武汉,别怕,我们来了!
——源自蔡淑红《援鄂日记》
在到达武汉后的第二天下午,为了让队友们能够更熟练的穿脱防护服,做到人人过关,蔡淑红组织南昌组的另外5位同仁进行穿脱防护服练习,一遍又一遍的穿与脱,反反复复的演练,只因深知它的重要性!只因每一个人都定要平安回家!
春天不会迟到,爱也不会缺席。待你们凯旋归来时,定是春光明媚,繁花似锦!
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编 辑:戴 琳
责任编辑:马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