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首页 / 南大新闻 / 正文

【精彩校运会】开幕式彩排:人文学部的“校运之约”

作者:戴琳 胡丹青 曾雪 吴凤成时间:2020-10-22
摄影 大学生记者团摄影部 单位
  

本网讯(学生记者戴琳 胡丹青 曾雪 吴凤成)10月21日下午,南昌大学第28届校运会开幕式最后一次彩排,各方队、表演人员与后勤工作人员汇聚白帆体育场,他们精心排练,只为开启一个最完美的校运会。

彩排如火如荼,我们整装待发

深秋的南昌,傍晚7点就已笼罩在暮色当中。夜色渐深,气温转凉,田径场内外却是一片火热。巨大的校运会展示牌竖立在体育馆门口,场馆上空旗帜在晚风中高高飘扬,它们仿佛在向过往的行人们宣告——南昌大学第28届运动会来了!

为了办好这场力与美的盛会,每个参与者都精神抖擞,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场外,各个学院的方阵队同学们按顺序排成长列等待着入场彩排,他们满怀着激情与自信,队伍里时不时传来欢声笑语;场内,相关负责人和工作人员们正在紧张有序地部署各项事宜。

整装向前,我有我风采

每个学院的方队的服装都展示着自身特色,或是结合专业性的制服,或是富有朝气的运动服。当然,方阵最前方,身着迷彩,手持国旗的国旗护卫队更是英姿飒爽。

国护队的李红婵说:“护卫队注重日常训练,有任务就可以顶上,这就是一种自信。这是我作为国护队队员参加的一次学校大型活动,我会用最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国护队已经训练一个多月了,从晚上7点到9点,每周三次训练。虽然很累,但当音乐响起,李红婵就会马上精神起来。

为了这一次方阵队伍的对称性美观,左排的同学要改变平时迈腿的习惯,要先迈左脚,所以训练难度还是挺大的。但是同学们都积极参与其中,态度非常认真,不允许自己松懈。从最初的以学院为单位踩点找位置,到现在的大联排,不仅仅是室内外的跨越,也是对方阵队队员的一种挑战。

新闻传播学类203班赵艺羚是新闻与传播学院方阵队的一员,队列排练花费了很多时间。“平时我们是早上六点半开始排练,每次训练一个小时。最近加练,这两天下午都在走方阵。五十多个人,从最开始的参差不齐到现在的整齐划一,从暴露问题到解决问题,我们都努力争取在开幕式做到最好。”

歌舞青春,活力四射

校运会开幕式必不可少的还有我们的表演人员,他们不断地练习着同样的动作,只为呈现出最完美的表演。大家时刻充满着热情,只为节目能够在开幕式中大放异彩,为校运会增添亮色。艺术与设计学院舞蹈系191班杨子杰是第二次参加运动会开幕式,他说,“在排练《勇往直前》的一个星期中虽然很辛苦,但是我们排练的氛围特别好,很喜欢一起跳舞的感觉。我也非常幸运能够参加这次开幕式,为学校出一份力。”

为了展现学院特色,各个学院的节目都有自己的亮点。人文学院中文系196班侯仕骄参与了《大国之梦》的表演,他们团队从一个月前准备,每次排练一个小时以上。“这次的节目是整个学院一起准备的,在表演中还会有老师写书法,可以展现出我们学院的风采和特色,是对中华文化的一种致敬,更是文化自信的生动体现。”

默默无闻,保驾护航

田径场内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未曾聚焦在闪光灯下,不像方阵人员一样英姿飒爽吸引眼球。他们分散在体育馆的每个角落,默默为开幕式彩排奉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来自外国语学院学生会的夏文姿和吴晓霞负责学院的志愿者招募及对接工作。在校运会彩排准备时期,各种问题接踵而至,不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她们却感到了满满的成就感,“帮助同学们的同时也让我们提升了沟通能力,更让自己感到快乐。”

场内音乐随着表演者的表演不断变换,这看似有趣的工作却容不得半点失误。负责音响的艺术与设计学院音乐203班的杜奕蒙谈及这份工作:“负责音响不仅是对体力的考验,也是对细心程度的挑战。这份工作或许看起来很简单,其实卡时间节点非常困难,只要一出错就会影响全场。所以要让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刻关注着场上的变化。”没有哪一项工作是轻松的,校运会工作人员始终不辞辛苦,他们默默为运动会开幕式"保驾护航"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值得我们点赞!

音响调制、场地管理、道具准备、饮水分配、医疗救护、新闻采访…无数默默无闻的师生正用自身的光和热助力校运会顺利举行。

金秋十月,南大学子们追逐着“更高更快更强,实力活力魅力”的目标,在筑梦的前湖驰骋。场地内外,让我们共同期待那一场校运会之约。


编    辑:涂金凤

责任编辑:许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