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本网讯(生命科学学院)近日,由江西省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主办,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和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承办的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兰科植物野外回归基地成果发布及兰科植物保育研讨会在宜丰召开。国家林草局驻福州专员办副专员宋师兰出席会议。江西省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刘宾,南昌大学副校长葛刚出席会议并讲话。
刘宾指出,近年来,省林业局坚持把加强野生兰科植物保护作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内容,通过综合采取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种质资源圃、实施人工扩繁和野外回归等措施,积极保护和发展兰科植物资源。兰科植物是国家重要的野生植物资源和种质资源,要充分发挥各类自然保护地在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重要作用,科学制定保护管理措施。要深入开展与科研机构、高校院所的合作交流,为科学保护和利用兰科植物资源提供理论指导和技术支撑。要合理开展培育利用,逐步实现规模化种植。要广泛开展宣传教育,不断增强公众对兰科植物的保护意识,引导全社会积极参与到兰科植物保护行动中来。
葛刚对此次兰科植物野外回归取得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南昌大学和官山保护区的此次合作,为江西省野生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了新的思路。今后,南昌大学将更加注重人才培养,在生物多样性保护领域做出更多研究,为我省生物多样性保护保护做出更大贡献。
会上,江西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丁永刚致欢迎辞,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兰花专家组亚洲分会主席罗毅波研究员代表专家组进行了发言,对官山兰科植物回归基地取得成果表示祝贺,同时还充分肯定了把成果发布与学术研讨相结合的会议形式;南昌大学兰科植物专家杨柏云教授报告了江西官山兰科植物野外回归基地建设背景、过程及成果并回答新闻媒体提问,他说,回归到官山保护区的兰科植物有26个种,2万余株,其中有19个种在官山能正常开花,17个种能正常结果,大黄花虾脊兰回归苗已经连续二年在官山正常开花,到目前为止,官山自然保护区已经成为江西省规模最大,种类最多的兰科植物回归示范基地,而大黄花虾脊兰成为全国最大的回归示范基地。成果发布结束后,还进行了学术研讨,福建农林大学、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上海辰山植物园、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6位专家围绕兰科植物保育主题作了专题报告。
会后,参会人员前往官山东河保护站实地考察了兰科植物野外回归示范基地。
国家林草局驻福州专员办有关处室,省林业局有关处室、直属单位,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宜春市林业局的主要负责同志,宜丰、铜鼓县政府有关负责同志,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版纳植物园、福建农林大学、北京林业大学、上海辰山植物园和重庆市中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高校的专家,南昌大学“知兰而行”创新创业研究团队师生,以及江西日报等新闻媒体记者参加会议。
编辑:欧阳仟
责任编辑: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