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首页 / 南大新闻 / 正文

金亚秋院士、王赤院士为我校师生作学术前沿报告

作者: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唐荣欣、周猛时间:2023-06-30
摄影 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唐荣欣、周猛 单位
  

本网讯(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唐荣欣、周猛)近日,前湖讲坛第三十五期、第三十六期分别在办公楼一楼报告厅举行,中国科学院院士金亚秋应邀作题为“空间遥感信息智能感知的研究进展”的学术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赤应邀作题为“我国空间科学卫星计划的进展和展望”的学术报告。空间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物理与材料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先进制造学院和数学与计算机学院等师生参加。副校长邓晓华主持报告会。

金亚秋院士金亚秋回顾了遥感科学发展的历史,详细讲解了空间遥感、空间通信、空间导航三大空间信息技术,重点介绍了空间电磁信息资源的认知与利用最新进展和发展态势。他提出微波视觉(MW-V)的概念,细致形象地讲解了在微波散射建模、小样本处理、三维目标重构、目标叠掩等方向的最新研究成果,并从概念、研究、应用、前景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基于人工智能方法在微波视觉成像和地物识别方面的研究进展。金亚秋院士指出,与光学视觉相比,微波视觉分辨率更低、不确定性更大,因此面临更多的挑战。报告结束后进行了提问互动环节,针对师生们提出的问题金亚秋院士做出精彩的回答。

3.png

王赤院士从空间科学的内涵及外延入手,系统地介绍了国际空间科学发展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重点讲述了我们国家空间科学的各项计划和我国空间科学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悟空、墨子、慧眼和实践十号等科学卫星所取得的科学成果,以及中国科学院先导专项二期部署的工程任务,包括引力波暴高能电磁对应体全天监测器(GECAM)、先进天基太阳天文台(ASO—S)、爱因斯坦探针(EP)和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和面向未来的我国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和空间科学卫星任务伟大蓝图徐徐展开。在提问环节,王赤院士解答了师生关于引力波和黑洞的问题,并进行了深入交流。


编    辑:程慧萍

责任编辑:许  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