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首页 / 南大新闻 / 正文

红色文化进校园 革命薪火代代传 ——红旗漫卷《青春·安源》“大思政课”走进南昌大学

作者:涂金凤、边宇童时间:2025-10-16
摄影 单位

本网讯(记者涂金凤、学生记者边宇童)10月15日上午,红旗漫卷《青春·安源》“大思政课”在我校开展。本次活动由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中共江西省委教育工委共同指导,中共萍乡市委宣传部、南昌大学联合主办,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承办。省委宣传部副部长龚剑飞,省教育厅二级巡视员杨联愚,萍乡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叶舟,我校副校长陈始发出席活动。校党委书记罗嗣海会见宣讲团成员。

陈始发在致辞中介绍了江西省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分享了南昌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做法,希望青年学子从安源精神中汲取信仰的力量,把个人理想融入民族复兴伟大事业;叶舟介绍了安源深厚的红色底蕴以及红旗漫卷《青春·安源》思政课的基本情况,希望安源的精神火种与南昌大学的青春力量碰撞思想火花、激发奋进力量。

本堂思政课以历史介绍片《这一片土地》引入,分为“求索”“斗争”“传承”三个篇章,通过情景演绎、诗词朗诵、视频播放等形式,生动呈现了安源大罢工和湘赣边界秋收起义等历史,展现了老一代革命家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精神品质。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毛主席下矿井》展现了毛主席的为民情怀,演绎了他开展工人运动的历史。“鼓荡雄风,振作精神,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做一个幸福无比的新国民。”《造一个光明灿烂的新世界》通过动情的诗歌朗诵,彰显了青年李立三救国救民、改造社会的共产主义理想。

《一身是胆的英雄刘少奇》讲述了安源大罢工期间,青年刘少奇单刀赴会,到戒严司令部谈判,维护工人权益的故事,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历史担当和英雄气概。“熬过黑暗,就是光明”,通过妻子的视角,杨士杰用生命履行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承诺》。邓贞谦是共产党在井冈山革命斗争时期为革命牺牲的14位大学生之一,他在牢狱中的一封家书,述说了自己对革命的坚贞信念。

“作为新时代青年,一名基层讲解员,我讲的不仅仅是甘祖昌和龚全珍的故事,更是在讲普通共产党员的思想品质和家风家训。讲述共产党人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和终身实践,这是一份光荣而特殊的责任。”开国将军甘祖昌的曾孙女甘迪分享其家族几代人赓续红色基因、报效国家、心系群众、服务社会的故事。她本人受到家风影响,选择回到家乡,从事基层讲解工作,用奉献书写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宣讲会后,与会领导、师生代表、南昌大学“香樟博声”宣讲团成员还分别与红旗漫卷《青春·安源》“大思政课”宣讲团成员交流。

“少年当有凌云志,万里长空竞风流”。此次思政课是高校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形式,用活红色资源,传承红色基因,推动红色文化与思政教育深度融合的一次重要实践,搭建起了红色文化资源与高校人才培养融合的桥梁,为南昌大学师生提供了触摸红色历史、感悟革命精神的鲜活课堂,对于引导广大青年学子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具有深远意义。

活动还进行线上同步直播。江西省委宣传部、省教育厅、萍乡市委宣传部、南昌大学、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有关负责人出席。南昌大学思政课教师代表、辅导员代表、“香樟博声”宣讲团成员、龚全珍支教团成员、红色讲解员成员以及研究生与本科生代表400余人参加活动。


审校:宋志豪、邱晓怡、许航、涂金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