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本网讯(记者涂金凤、欧阳仟)签约揭牌,研讨交流,师生座谈,5月4日,南昌大学与深圳零一学院合作建设的“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系列活动在学校举行。深圳零一学院创始院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泉水,深圳零一学院联合创始人、清华大学行健书院副院长徐芦平,南昌大学党委书记罗嗣海,校长、中国科学院院士陈晔光,副校长葛刚出席活动。
揭牌仪式上,陈晔光、郑泉水共同为“黄克智理工基础实验班”揭牌。南昌大学教务处处长范杰平与深圳零一学院科技创新部副部长许子馨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南昌大学与深圳零一学院合作建设“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协议》。校友代表、南昌大学深圳校友会名誉会长、粤港澳大湾区江西高校企业家联谊总会会长吴远亮签署共建“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项目捐赠意向书。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责任教授王红明受赠。
陈晔光在致辞中表示,黄克智先生是南昌大学的杰出校友,对南昌大学有着深厚的情感,一直以来都心念母校、支持母校的建设与发展。南昌大学与深圳零一学院共同举办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揭牌仪式,旨在深刻缅怀黄克智先生、学习传承先生的教育思想和理念,不断探索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以及基础学科创新人才培养的新路径,提升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站在新起点上,面对教育强国建设对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南昌大学将进一步梳理前期办学经验,完善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机制,进一步整合资源,优化特色,突出重点,大力支持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的建设,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创新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郑泉水以《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今天最杰出的校友帮培未来更杰出的校友》为题作报告。他回顾了与黄克智先生交往的点滴,赞扬了黄克智先生对南昌大学高等研究院本硕实验班建设发展的贡献,介绍了自己的教育理念以及深圳零一学院的基本情况。他表示,在教育的时代大转折背景下,机遇与挑战并存,零一学院不同于传统大学,是聚焦源头创新、突破“学段、学科、地域和文化”的无界大学,是培养未来卓越校友的平台。希望零一学院与南昌大学加强合作,办好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培养更多面向未来的卓越人才。
黄克智先生夫人陈佩英女士线上寄语,深情回忆先生生平,介绍先生的爱国、刻苦、重教的优秀品质,陈述先生对中国教育、科技、人才的贡献。黄克智先生前同事代表、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系教授、系主任,钱学森力学班执行首席陈常青回忆先生在清华大学的工作经历,赞扬先生的卓越贡献和高尚品格。南昌大学校友代表、清华大学研究员汪鸿章以《扎根破解 感恩传承》为题,分享自己的成长故事,表达了对南昌大学的感恩之情,为实验班送上衷心的祝福。学生代表、2021级实验班学生范有容发言,表达了传承大师精神、打破学科藩篱、勇攀科学高峰的信心和决心。
为探讨双方如何构建高效快捷合作模式,明晰下一阶段共建任务,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建设研讨会召开。
王红明围绕合作背景,全新模式,框架、思路与责任等方面作实验班建设工作汇报。许子馨表达了对实验班的期待,介绍了深圳零一学院近期的办学进展,并就双方合作下一步行动计划做出回应。双方围绕目标定位、培养方案、责权机制、筹资渠道等方面进行了充分的研讨交流。
郑泉水表示,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建设任重道远,希望南昌大学锚定发展方向,给予大力支持,建强师资团队,积极整合资源,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实现人才培养与众不同,教育教学迭代升级,努力打造地方高校实验班建设新标杆。
罗嗣海表示,当今世界,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日新月异,教育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郑泉水院士全力支持实验班建设工作,推进南昌大学拔尖人才培养,体现了崇高的教育情怀和责任担当。南昌大学具备打造人才培养试验田的基础,将积极支持实验班建设,为打造理工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高地贡献南大力量。
“科学研究,要用时间去积累,甘坐‘冷板凳’。”“兴趣+热爱+价值,是选择科研方向的三个维度。”“面对挑战,要保持韧性,以不变应万变。”……当天,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还举行了师生见面座谈交流会,郑泉水院士、零一学院教师与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的毕业生校友、在校生亲切交谈,开展头脑风暴,集思广益,迸发思想火花,为实验班进一步提升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据悉,南昌大学本硕实验班开办于2008年,是南昌大学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创办最早、探索纵深、成效卓越的理工类基础学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实验班,也是江西省第一批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023年7月,本硕实验班创办十五周年之际,更名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2024年12月,在清华大学“黄克智院士教育和学术思想研讨会”上,南昌大学“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正式冠名。
零一学院及我校相关单位负责人,黄克智理工基础学科实验班毕业生及在校生参加活动。
审校:许航、涂金凤、朱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