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门户系统 学生 教师 校友 考生 VPN 邮箱 图书馆 EN

南大新闻

首页 / 南大新闻 / 正文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有些“异宠”不宜宠 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潜藏哪些风险?

作者: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时间:2025-04-16
摄影 单位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

编者按:4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CCTV13新闻频道、央视新闻客户端以《防范外来物种入侵 有些“异宠”不宜宠 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潜藏哪些风险?》为题刊发报道,其中江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夏斌接受采访,分析了外来物种的“异宠”对生态环境以及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可能产生的危害。接受采访内容如下:

4月15日是第10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生物安全法》正式实施4周年。什么是生物安全?其中哪些内容与你我有关呢?

近年来,一些追求时尚、新潮和猎奇的宠物爱好者,掀起了饲养另类宠物的热潮,蜥蜴、蜘蛛、蛇、蚂蚁等等成了新宠,也被大家称为所谓的“异宠”。记者走访发现,无论是在花鸟鱼虫市场,还是在社交网购平台,这些“异宠”都备受热捧。

一些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究竟对生态环境存在怎样的潜在风险呢?

江西省动物学会理事长、南昌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书记夏斌介绍,一些在国内没有自然分布,属于外来物种的“异宠”,一旦逃逸或被遗弃,由于它们在新环境中缺乏本土天敌等生物制约和非生物制约的因素,且部分生物具备极强的适应和繁衍能力,可迅速发展成种群,极有可能破坏我们的生态环境,危害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稳定。部分以“异宠”为名,流入国内的动物如巴西龟、鳄雀鳝等,已经给国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除了威胁生态安全,“异宠”对人体健康也存在安全风险。购买、饲养“异宠”要注意什么?

夏斌表示:很多“异宠”是一些病原体的天然宿主,比如,蜥蜴可以通过粪便传播沙门氏菌,水豚可能传播钩端螺旋体,仓鼠可能携带隐孢子虫和鼠咬热细菌。零距离接触“异宠”,这些病原体就很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非常大的危害,甚至致命。

视频链接:

https://tv.cctv.com/2025/04/15/VIDE3jwBfDOpfgZoAkGru6ZD250415.shtml?spm="C53156045404.P4yTQKr09uhz.0.0

审校:许航、涂金凤、朱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