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周
本网讯(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近日,校党委副书记刘耀彬深入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旅游学院、数学与计算机学院、先进制造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生命科学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工程建设学院等11个学院召开“招生-培养-就业联动”工作调研。
《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方案》如何在学校落地?如何做好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招生宣传工作?招生、培养、就业全生命周期机制如何建立?调研会上,相关学院介绍了学院本科生专业设置、师资队伍、人才培养以及就业工作开展情况。教务处、学工处和招就处聚焦专业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三全育人实施路径、全生命周期就业指导等方面与会人员结合调研主题进行了交流研讨。
刘耀彬强调,各学院要提高政治站位,从战略的高度深刻理解专业调整优化的重要性,学科专业的设置、调整和优化要突出优势特色,顺应时代发展。要抓好内涵建设,聚焦主责主业,探索交叉融合,突破传统模式,将专业优势转化为人才培养优势,打造品牌专业,促进专业特色发展。要加大对外宣传,丰富内涵、改进方式、拓宽途径,创造性做好新高考改革背景下的招生宣传工作,吸引更多的优质生源。要有效推进工作,形成“一院一策、一专业一方案”,把“招生-培养-就业”联动行动落地生效,实现学院人才培养高质量发展,推进学校“双一流”建设。
此次专项工作调研旨在主动对接国家战略,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对标学校发展定位,找准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的结合点,持续优化招生专业设置,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最大程度助力学生多元化发展,进一步增强人才培养质量的市场竞争力,真正贯通“招生、培养、就业”全过程。
教务处、教学督导与评估办公室、学生工作处、招生与就业工作处负责人,相关学院班子成员、系主任、教师代表等参加调研座谈。
编 辑:涂金凤
责任编辑:许 航